这种“会员制+时间银行”的社区养老模式,值得借鉴!

摘要: 文章来源《新华养老週刊》作者:李媛媛(作者单位: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原文《深圳构建“会员制+时间银行”社区互助养老模式的思考》,本文有删减。全文约3300字,建议收藏阅读。图片为新华养老週刊编辑配图,图文无关

社区互助养老是指以社区为单位,采用“社区主办、互助服务、群众参与、政府支持”的方式,以“会员制+时间银行”为载体,合理配置社区内的养老服务资源,通过老年互助服务提供心理支持和精神慰藉、社交网络支持、日常生活帮助、行动上的协助等照顾,实现老年人之间自助、互助的一种养老模式。

该模式汲取了居家养老与社会化养老的优点,老年人居住在自己熟悉的社区和家庭环境中,通过互助的方式提供服务并享受服务,形成“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积极正确的养老方式,也顺应了中华民族孝老爱亲的优良传统。本文介绍深圳市“会员制+时间银行”社区互助养老模式的具体做法,供大家参阅。

-01-

深圳社区互助养老模式的构建路径

社区互助养老模式旨在以老年协会助老志愿服务为基础,整合养老社会资源,发动社会力量参与,营造社会互助氛围,以政府信用担保为保障,以老年互助服务为核心,以老年生活质量提升为目标,构建起“政府保障、社会协同、民众参与、专业引领”的“会员制+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新机制,实现深圳助老服务长效发展。

1.互助养老机制构建

研究出台《社区互助养老规范指引》、《社区互助养老时间银行管理实施办法》、《社区互助养老会员制管理办法》等规范性文件,初步构建互助养老长效机制;建立包括会员制度、时间储蓄与支付制度、服务规范、服务风险与责任认定制度等。

2.互助养老载体建设

依托老年协会创立“社区互助养老时间银行”,时间银行以会员制形式进行会员管理,社区互助养老时间银行负责互助服务时间登记、储蓄、支取等。依托老年协会互助养老服务队开展互助养老服务,加强服务规范与服务能力提升。

3.社区互助养老服务内容建设

扩大老年社会参与,使社区互助养老服务的内容及形式不断丰富多元,包括家政保洁、洗涤、助餐、维修、教育、精神慰藉等,服务的强度与难度应符合个人及团队志愿者的服务能力。准确识别和确定服务对象,使最需要帮助的老年人及其家庭得到必要的服务与支持,尽可能使供需匹配,优化养老资源配置。

4.以社区互助养老营造社区氛围

社区互助养老是当前形势下加强社区建设与营造的有效切入点,通过社区老年互助逐步形成敬老、爱老的社会氛围,营造社区互助新风尚。

-02-

社区互助养老模式运行机制设计

在充分学习和借鉴国内外互助养老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深圳实际,充分挖掘已有资源,进行针对性的制度设计。建立以民政局作为政府信用投入为保障、以老年志愿服务组织为载体、以社区老年人及社会力量参与为主体,以“会员制+时间银行”为基础的“社区互助养老”模式,既能充分调动社区资源及社区老年人参与互助养老,又能以政府信用为保障,以“时间银行”为平台,建立互助养老的长效机制。

1.制度设计

通过政府主导、民间运作、专业介入、民众参与等方式,引进专业服务力量介入,建立“社工+义工+会员”的互助养老模式,既发挥互助传统,又借助专业力量,加强服务培训,提升服务能力。

采取政府指导、民间运作的模式,由民政局指导、老年协会主导,研究制定《社区互助养老时间银行运行管理实施办法》,从组织建设、资金投入、保障机制等方面建立互助养老的规范性文件;出台《社区互助养老时间储蓄认定、支付指导意见》,对互助养老时间储蓄、时间支取、时间给付进行操作化约定;出台《社区互助养老时间银行会员管理办法》,对社区互助养老会员登记、会员管理、会员活动、会费制度等进行指导;出台《社区互助养老风险管理办法》,对互助养老过程中的可能风险进行合理划定,并做好应对预案。

2.建立社区互助养老时间银行

互助养老时间银行是指专门办理互助养老服务时间登记、管理、支取的民办非企业组织,设立市级、区级、街道级、社区级互助养老时间银行,进行互助养老时间储蓄、时间认定、时间支付等操作。

互助养老服务时间储蓄是“今天我为你服务,明天他为我服务”的一种养老服务方式。时间银行将志愿者会员为老年人服务的内容、时间、频次等信息进行记载并存档;当会员或其直系亲属年老体弱需要他人提供帮助和服务时,再将存储在互助养老时间银行中的时间及服务兑换出来,服务时间作为一种货币形式可在各个时间银行之间通存通兑。

社区互助养老时间银行以社会组织进行注册,同时在管理上应当建立法人治理结构,依托现有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专业社工设立社区级互助养老时间银行经办点,进行互助时间管理。由财政投入开发时间银行的信息管理系统,为时间银行运作提供技术保障。

3.参与主体

民政主管部门主要负责制度设计与政府信用投入,为互助养老提供政府信用担保,引进专业社工进行运行管理。养老志愿服务对象主要为在本市居住的60周岁及以上失能或半失能的老年人。

会员既是互助养老服务活动的提供者,也是互助养老服务的接受者。会员分为服务型会员和需求型会员,服务型会员为身体健康并且愿意提供互助服务的老年人,分为一般服务型会员、专业服务型会员,实行会员持卡制度,持卡享受相关会员权益;需求型会员为处于失能或半失能状态,需要提供养老服务的老年人,在需要的时候,即可申请提供互助养老服务。根据收到的老年人服务需求情况,及时向社区互助养老时间银行会员发布服务需求信息。

社区互助养老时间银行应当根据服务需求,匹配合适的服务型会员提供服务。在老年志愿服务队的基础上,从会员中招募互助服务队员,引进专业力量进行服务内容、服务技能培训。

4.服务内容

(1)日常照料。包括为老年人提供日常生活照料、清洁、护理、助餐、扶助出行、协助购物、陪伴就医、代缴代购等服务,以及陪伴老年人聊天、协助老年人参与文化娱乐活动等精神慰藉服务。

(2)专业服务。需要服务提供者具有一定的执业技能资质,服务需要相应的专业技能,例如康复训练、疾病理疗、心理咨询及治疗、老年照护等有关老年人身心健康方面的服务。

(3)其他服务。例如构建老年互动平台、建立老年社会支持网络、促进老年社会参与、丰富老年文化生活,有利于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的相关服务。

5.互助养老时间银行记录管理

服务时间的记录管理包括服务的折算、记载、支取、转移、查询、证明等事项。根据提供服务的时间段、专业性及紧急程度,设定合理的比例系数进行服务时间的折算。

互助养老时间银行为会员开办互助服务时间专用账号,以居民身份证号码开设账户,并开发管理互助服务派单、接单信息系统以及手机APP。

服务型会员应按互助养老时间银行明确的时间、地点提供所需的服务;服务结束后进行回访和满意度调查,并确认服务时间。在社区互助养老时间银行官方网站或社区家园网公示互助服务时间信息,接受社会监督,公示期满无异议的进行正式记载。记载内容包括互助养老服务过程中所提供的服务种类和内容、服务对象类型、服务时长和次数、服务质量的满意度评价等重要信息,在社区互助养老时间银行进行记载。

互助服务以时间的形式支取,会员因年老体弱多病,需要他人进行生活照料以及提供专业服务时,可以支取自己储存在互助养老时间银行中的服务时间。根据会员申请,按照时间储蓄账户记录的服务时间进行支付。社区互助养老时间银行会员,可以在本市范围内的任一经办机构支取互助服务时间。经会员本人书面同意,其三代以内直系亲属也可支取享受相应服务。

6.保障机制

(1)制度保障。由民政局主导进行社区互助养老模式相关制度设计,并据此依托老年协会注册成立“社区互助养老时间银行”民非组织;在各街道设立时间银行经办管理办公室,社区设立“社区互助养老时间银行”经办点。

(2)资金保障。民政局整合财政奖励,从组织建设、经办平台建设、服务队伍建设等方面保障资金投入,建立稳定、可持续的财政机制,纳入民政局年度预算。

(3)队伍保障。引进专业社会工作者进行时间银行组织运行管理以及相关经办点的管理,同时加强对服务型会员的服务规范、风险规避的培训工作,提升服务质量。

-03-

结    语

以政府信用建立长效机制,盘活老年志愿服务资源,优化配置现有养老资源,创新“会员制+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模式。充分发挥地缘优势、会员制的参与动机、时间银行的保障机制,规避单一模式的弊端,通过社区内互助进行社区营造,低门槛会员准入进行身份识别,时间储蓄进行劳动确认,有利于形成一种全新的互助养老模式。通过老年人之间的互助、自助服务,带动形成助老、敬老的社会氛围,重建互助传统,弘扬敬老文化,同时培育社会资本,逐步建立社会信任、和谐互助的良好风气。


【部分图文来源于会员上传和网络收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Copyright © IXHOO 4.6.2 2016-2024 五创星科技 版权所有 渝ICP备14000702号-5 渝公网安备 50022602000311号